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下简称“环湖赛”)的举办是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依托西部大开发,着眼青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全局,以发展体育产业为核心,带动青海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经过23的培育和打造,环湖赛始终秉承“绿色、人文、和谐、体验”赛事主题和“绿色、共享、廉洁、开放”的办赛理念,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赛事,成为大美青海走向世界的“金名片”。2019年10月,经国际自行车联盟批准,环湖赛正式升级为UCI职业系列赛。受疫情影响,2023年环湖赛成为赛事升级为国际自盟职业系列赛后的首场比赛。
2023第二十二届环湖赛于7月9日至16日在青海省举行,7月8日在西宁市举办开幕式,7月16日在海西州举办闭幕式。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青海省体育局及省内各承办地政府承办。赛事共8天,设8个赛段,途经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总距离1384公里(比赛距离1334公里,转场距离50公里)。共有来自世界四大洲13个国家的22支高水平队伍参赛,其中职业队5支、洲际队14支、国家队3支。
经第三方评估,第二十二届环湖赛实现综合效益27.19亿元,其中经济效益12.21亿元,社会效益14.98亿元。
(一)在赛事组织上,加强专业规范设计,优化赛事线路,提升竞技水平与观赏性,打造硬核赛事
一是制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组织运行标准化指南》《环湖赛赛段工作指南》《环湖赛竞赛指南》《环湖赛服务指南》,构建完善环湖赛赛事标准化运行体系。二是围绕《环湖赛组织运行方案》,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疑难问题,积极对接国际自盟及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严格执行职业系列赛竞赛规则,明确重点事项。三是转场距离缩减至50公里,进一步提升赛事安全保障水平和参赛体验感。比赛线路突出高海拔、高难度特点,全景展示青海大地草原、湖泊、森林、盐湖、油菜花海、雪山绘就的大美画卷。赛段包含城市、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全程设置19个冲刺点、12个爬坡点。赛事悬念迭起,观赏性不断提升。
(二)在赛事宣传上,延续传统媒体优势,注重充分发掘网络传播价值,构建“报、台、网、微、端、屏”立体交互式全媒体宣传体系
一是精心制定《第二十二届环湖赛宣传报道方案》《第二十二届环湖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依托“报、台、网、微、端、屏”立体交互式全媒体融合宣传平台,突出赛前造势、赛中精彩、赛后延伸三个阶段,对赛事整体宣传进行细致规划。二是协调对接25家媒体73名记者全程上线跟赛。各媒体共刊发稿件710条,各地各网站累计刊发稿件4152篇,点击阅读量达9865.8万人次。三是首次实现央视全程电视直播,央视体育频道直播总时长1034分钟,青海卫视直播总时长1074分钟,直播信号覆盖50多个国家的4.3亿用户。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累计直播时长达400小时,累计观看3400万人次,实现全网传播流量4.3亿次。
(三)在赛事效益上,积极培育赛事文化、促进赛事消费、延伸赛事产业、带动体育经济,努力实现赛事价值最大化
一是积极拓展“体育+”理念,以塑造和传播环湖赛文化为核心,配套举办大众骑游、环湖赛嘉年华、海报设计大赛、志愿者招募、啦啦操选拔大赛、线上骑行、大学生赛、残疾人赛等活动,推动体育与多业态融合发展,延伸赛事产业链。二是按照“赛事搭台、宣传造势、文旅唱戏、城市参与”发展思路,各承办地以赛事举办为契机,整合文旅资源,组织民族服装展示、马队伴骑、百人锅庄展演等氛围营造活动,拉动住宿、餐饮、旅游、交通、购物等方面的直接经济消费,带动旅游、文化、商贸等间接效益,助推赛事流量加速向经济增量转化。经评估,本届赛事共拉动交通、住宿、旅游等行业直接消费4.4亿元,其中体育消费3.79亿元,引致消费7.21亿元。
(四)在赛事安全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分析研判、提早制定预案,全力保障赛事安全顺利
一是认真研究制定赛事安全风险防控方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医疗卫生保障方案,建立赛事熔断机制。设置赛事安全员,组织开展车辆消防、突发事件、医疗保障等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安保、应急、气象、消防等部门全力出动,赛前召开环湖赛安全防范视频会商研判会,组织人员全程跟赛,切实保障竞赛安全、气象预警、应急处置、健康监测、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及食品安全、消防隐患查改等关键环节。三是依托赛段总结会,及时总结、查漏补缺,对赛事流程进行再巩固、再强调、再优化。充分发挥督查组的监督作用,压实工作职责,加大关键岗位的管理力度,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五)在赛事提升上,建立赛事运行新机制,推动全链条发展,以市场化改革注入发展新动力
一是建立环湖赛“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赛事运行新机制,引入市场主体全面负责竞赛、宣传、市场开发等业务,着力整合合作方、赞助商、承办地资源,以联动发展、资源互补新模式构建赛事“集约化发展”新格局。二是引入车辆、服装、饮品、运动器材等18家赞助商,完善五级赞助商权益回报体系,通过产品展示、宣传片展示、广告位宣传等多种方式,以大流量提升赞助商品牌影响力和赛事商业吸引力。三是优化赛事组织,持续强化节约办赛,严格控制跟赛人员数量,加强食品采购管理和油料管理,强化场地器材及物料的循环利用,减少餐饮、住宿资源的浪费,将节俭办赛和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环湖赛是青海省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立足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厚的生态资源,在全国率先走出的体育发展新模式,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公路自行车环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环湖赛始终致力于成为“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和模范践行者,充分发挥青海地理及生态优势,坚持以高海拔、长距离、多爬坡为特点,以竞技之美,融入绿水青山,积极打造具备国际影响的中国特色体育品牌,助推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国内自行车赛事发展提供了独创思路。到2023年,中国在国际自行车联盟(UCI)注册的职业公路环赛达到14场,职业车队发展到18支,职业车手191人,自行车运动在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职业赛制外,环湖赛推进赛事IP授权,发展延伸赛事,积极探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互促互进的有益途径,让环湖赛成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广自行车运动的重要抓手。环湖赛包含环青海湖大学生赛、环青海湖残疾人自行车赛、环青海湖联赛等系列赛事,衍生赛事通过环湖赛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校园、残疾人以及群众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以专业赛事标准,为广大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搭建竞技交流平台,成为展示西部变化,传播青海声音的重要窗口。2023年环湖联赛分别在武汉、西安举行分站赛,决赛设置于第二十二届环湖赛正赛之前,先后吸引700多名选手参赛,30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023第十二届环青海湖大学生公路自行车赛在青海省海北州举行,共吸引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15支高校代表队共90名运动员参赛,赛事实现全程网络直播,得到了参赛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青海以生态立省,具有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民族体育文化优势、高原体育训练优势。环湖赛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绿色、人文、和谐、体验”主题,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当前,青海正在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环湖赛突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作用,以赛事为支点,整合各方资源,商旅文体联动,围绕体育运动交往、交流、交融、交友、交织的五大功能,让赛事成为青海文体旅相结合有机载体和平台,将优势转化为推动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核心引擎,书写高原绿色生态体育答卷。
以聚焦精彩赛事为核心,积极发挥媒体宣传的传播引导作用,不断挖掘新亮点、探索新模式,因地、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环湖赛在2019年首次实现赛事全程网络直播,2023年首次实现央视全程电视直播,并以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为交互传播矩阵,宣传报道直播时长、覆盖人群、报道条次逐年攀升,赛事整体影响力随着宣传推广不断扩大,在推动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上展现了强劲带动作用。2023第二十二届环湖赛创造媒体传播价值14.85亿元,较2022年有显著增长。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
06-08
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将于9月底在京开赛
文章摘要:今天(6月6日)上午,记者从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事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年WTT(世界乒乓球职...
04-01
《和平精英》赛事中心-职业联赛事直播-战队数据-积分排名-官方网站-腾讯游戏
文章摘要:和平精英职业联赛(简称PEL)是《和平精英》官方举办的最高级别职业联赛。2025PEL春季赛季前...
05-10
如何提升运动员康复水平?专家揭秘运动康复的奥秘!
文章摘要:在现代体育中,运动员的健康和竞技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如何有效地进行运动员的康复,...
05-30
支付宝多个账号运动怎样同步更新 华为多账号步数同步
文章摘要:支付宝运动服务可以算是一个把自己的运动做成一个公益项目。可华为手机的支付宝运动经常...
05-28
水中运动康复新技术:济南市儿童医院开创儿童健康新模式
文章摘要:为推动体卫融合发展,济南市儿童医院与山东体育学院合作开展了水中运动训练在儿童康复中...
05-24
运动营销新时代小红书如何助力品牌争夺“场景定义权”?
文章摘要:在大赛齐聚的体育大年2024,中国的体育氛围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尤其是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