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聚力显担当 涪陵力量护航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

2025-05-25 11:05

  5月21日至23日,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在涪陵奥体中心和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两个赛场精彩上演。这场汇聚技能精英的盛会背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涪陵公安局、区商务委、团区委等单位各司其职、协同发力,以专业高效的保障服务,共同构筑起赛事顺利举办的坚实后盾,彰显出强大的“涪陵力量”。

  走进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赛场,该校承担的汽车维修、化学检验等17个赛项赛区内,标准化的竞赛设备有序排列。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穿梭其间,有的耐心引导选手入场,有的协助调试精密仪器,整个赛场秩序井然、氛围热烈。作为大赛的核心承办单位之一,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精益求精的筹备工作和专业细致的服务保障,为赛事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据了解,自2024年12月24日参与赛前调研起,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便开启了全方位筹备工作。学校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挂帅的赛项筹备专班,构建起校级统筹、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专班下设场地建设、技术保障、后勤服务等多个专项工作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学校还派遣4名骨干教师到区人社局协助大赛筹办,深度参与赛事整体规划。

  在设施保障上,学校深度对接汽车维修、化学检验、供应链管理等17个赛项需求,精心规划84间教室、实训室作为比赛场地,并完成了56间实训室的设施和设备的改建和迁移。面对化学检验、烹饪、电工等赛项的大功率用电需求,学校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与电力部门反复沟通,优化供电方案,最终打造出与行业前沿接轨的专业化竞赛环境。

  技术支持方面,学校主动承担乡村旅游服务、健康照护、云计算等7个赛项的技术保障任务。选派5名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担任大赛副裁判长,11名教师担任赛项裁判员,并组织裁判员参加严格的裁判业务培训。从竞赛规程制定、设备调试到评分标准细化,教师团队全程深度参与,以专业严谨的态度保障赛事公平公正。

  人员服务层面,157名教职工与252名志愿者组成“硬核”服务团队。教职工们坚守在场地协调、流程管控、技术支持等核心岗位;志愿者们经过专业培训,在赛场引导、选手服务、物资分发等环节提供全流程、精细化服务。此外,学校13名师生代表涪陵区参赛,在赛场上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与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了服务赛事与参赛竞技的“双突破”。

  “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学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契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任小波表示,未来,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计划与龙头企业共建“教学工厂2.0”,将企业真实生产线引入校园,打造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发“岗课赛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教学模块,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同时,构建“校赛—省赛—国赛—世赛”四级选拔机制,每学期举办覆盖所有专业的校级技能竞赛,建立动态竞赛人才库,对优秀选手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培养;推动赛教深度融合,将竞赛设备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竞赛复盘系统,利用AI技术分析选手操作数据,反哺日常教学改革,实现从技能传授到技术创造的跨越升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各小组注意,今天将举办大赛闭幕式,重点加强奥体中心出入口的检查和周围的巡逻!”5月23日,涪陵奥体中心现场联勤指挥部内,对讲机的指令声此起彼伏。电子大屏上,86个实时监控画面与6个高空镜头交织成网,无人机巡航画面同步更新,清晰呈现着赛场内外每个角落的动态——这是涪陵区公安局为赛事织就的安全网络。

  据了解,为实现“保安全、保秩序、保畅通”目标,涪陵公安创新实施“3+3+2+2+1+1+N”安保措施。在赛前,涪陵公安便联合区人社局、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开展多轮实地踏勘,依托大型活动服务监管平台,对舞台搭建、消防管网、场馆容量等风险点逐一研判。“我们整合了260名安保力量,涵盖交警、特警、派出所民警等多警种,同时联动消防、医疗、街道等单位,构建起跨部门协作体系。”区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谭利国说。

  5月22日15时16分,正在奥体中心赛场巡逻的特警队员突然发现,一名老年观众在通道拐角处摔倒,头部伤口不断渗血。“收到!立即启动医疗救援预案!”指挥部接到报告后,3名医护人员携带急救箱在3分钟内抵达现场,同时指令备勤警力前往协助。最终,经过协调处理,备勤警力将老人安全送回家。

  “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演,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谭利国介绍,从开幕式的万人齐聚到各赛项顺利结束,涪陵公安以科技赋能、精密调度和温情服务,实现赛事期间“零安全事故、零重大舆情”,为这场技能盛会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这个冰鲜榨菜口感鲜脆,和传统榨菜完全不一样!”大赛期间,涪陵奥体中心赛场内的特色产品展销区人头攒动。涪陵区商务委以“展销联动+需求适配”为核心,在做好赛事服务保障的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对接赛事需求,挖掘产业发展新机遇。

  为保障赛事期间参赛人员、观众的消费需求,同时展示涪陵特色产业魅力,区商务委精心搭建展销平台,组织涪陵榨菜、太极医药、涪陵黑猪等25家企业集中亮相。企业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推出创新产品:采用锁鲜工艺的“冰鲜榨菜”凭借独特口感收获好评;融入巴渝非遗元素的“国漫IP衍生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吸引众多目光。现场还设置了产品品鉴、非遗技艺互动等环节,企业得以快速收集用户反馈,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区商务委推动企业大胆创新,开发出“榨菜+”速食、中医药健康礼盒等跨界商品,并联合网络平台打造“赛事同款”线上专区,实现“即看即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此外,依托半日达物流网络和全平台直播矩阵,强化即时消费服务,让观众享受“快购快达”的便捷体验,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为大赛增添浓厚的商业氛围。

  区商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敖兴兵介绍,此次大赛不仅是技能人才的竞技舞台,更为涪陵商贸产业发展带来了三重新机遇。“一是品牌国际化,借助赛事平台,涪陵特色产品得以面向更广阔的市场,加速走向国际舞台;二是产业智能化,以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为代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消费融合化,通过‘技能+产品’体验经济模式,实现技能展示与商品消费的深度融合,激发市场新活力。”

  谈及赛后规划,敖兴兵表示,区商务委将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持续放大“赛事效应”:强化企业培育,通过更多的服务业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拓展市场渠道,设立跨境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海外仓建设补助、国际展会补贴及RCEP市场对接等全链条服务,推动榨菜、中医药等特色产品“走出去”;深化品牌建设,将更多优质企业纳入“涪陵甄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联合电商平台开展全域营销,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提升“涪陵制造”竞争力。

  “您好,电工赛场请往这边走!”“您好,用餐请到这边来!”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期间,“涪小青”志愿者们活跃在两大赛场,热情为选手提供服务。

  此次大赛,共青团涪陵区委精心组织300名来自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涪小青”赛会志愿者,他们化身为赛场“守护者”,以青春之力为赛事注入温暖活力。无论是烈日下的场地引导,还是烦琐的后勤服务,志愿者们始终坚守岗位,用真诚的微笑和贴心的服务,展现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保障赛事全流程高效运转,300名志愿者被科学划分为三个专项小组,精准对接28个关键服务点位。后勤保障组驻守酒店,为参赛选手和嘉宾提供“一站式”服务——从下车引导、行李搬运,到信息登记、入住协助,每个环节都细致入微;赛会服务组活跃于涪陵奥体中心和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两大赛场,承担秩序维护、餐食配送、路线指引等工作;开闭幕式专项组则在奥体中心核心区域,以挺拔的身姿完成举旗举牌、选手引导等任务,在舞台幕后默默保障流程顺畅。

  赛场上,“涪小青”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规范的服务标准,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每个细节,成为赛事中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共青团涪陵区委副书记陈美伶表示:“此次志愿服务不仅展现了涪陵青年的责任担当,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未来,团区委将继续凝聚青年力量,在各类重大活动中贡献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