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科技! 重庆市首届体能康复高峰论坛精彩举行

2025-05-13 22:38

  为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推动体能训练行业与运动康复行业协同发展,加强体能训练领域与运动康复领域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合作,5月9日,由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主办、重庆文理学院承办的重庆市首届体能康复高峰论坛在重庆文理学院隆重举行,来自重庆市内外的体能教练、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从事运动医学、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共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体能训练和运动康复的新理念、新方法。

  ▲重庆文理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罗茂,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院长、市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孔庆波,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反中心)所长刘猛,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炳宏,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反中心)副所长吴月,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余继军,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勇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能康复的创新发展”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和分论坛三大环节,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带来前沿的体能训练和康复理念,深入研讨国内外体能康复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论坛开幕式上,首先宣读了批准成立“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委会”的决定,并为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正式授牌“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委会”,会上还公布了重庆市首届体能康复高峰论坛论文录用名单。

  报告环节,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炳宏以《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体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鹏,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袁鹏,则分别作了《康复体能一体化(RPTI)理论与实施路径》《SLAP损伤分享预防与重返赛场策略》主旨报告,嘉宾们相继展示了体能康复领域的最新成果,涵盖了体能康复一体化理论、流程与实践,以及体能训练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等体能康复领域的重要理论,与会师生认真听课、踊跃提问、受益匪浅。根据安排,5月10日,论坛征文获奖学者代表还将围绕“康复高质量发展领域”进行主题分享,各抒己见探讨体能康复先进做法和成熟经验。

  作为此次高峰论坛的承办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高度重视体育发展,国家级社科基金立项7项、学术著作出版30余部,近年来大力支持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工作,成功举办重庆市2024年体育科学学术年会、重庆市首届体能康复高峰论坛,如今正式授牌“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委会”,更是对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勇表示,“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委会”汇集了体育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将有助于学校优化体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接下来将进一步用好专委会平台,积极开展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学生体育活动,承办一批高规格学生体育赛事, 与各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体育综合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受邀参会的三位体育科技领域专家对本次体能康复高峰论坛,乃至重庆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给予了很高评价。高炳宏教授谈道:“最近两年经常来重庆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感受到重庆在体育科技发展观念、组织架构以及人才培养力度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积极变化。”

  赵鹏研究员则盛赞了重庆在体能康复领域的积极作为和创新之举,强调未来可以重点加强体育科技与人工智能的紧密结合,以新质生产力为体育科技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袁鹏教授表示,重庆作为直辖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几年在体育科技事业发展上更是有着可喜的变化,在深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相信重庆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在体育科技领域有更多作为,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论坛的举办,顺应了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市建设的要求,是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对促进我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反中心)所长刘猛表示,在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体能训练和康复水平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竞技成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即将来临,加强体能康复领域的研讨与交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下一步,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反中心)将继续加强体育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高质量办好各类体育科技活动,鼓励更多体育工作者参与到体育科学事业的沟通交流、思想碰撞、学术互鉴中,努力打造促进体育科学事业的新路径、新理念、新指向,为重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积极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