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丨全民健身让健康成为生活底色

2025-08-08 13:04

  

健康提示丨全民健身让健康成为生活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再到《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铺就坚实道路。这些政策犹如明亮的灯塔,为全民健身的航船指引前行方向,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了全民健身工作有序推进。

  如今,全民健身已从一个概念,逐渐演变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如同一股涌动的热潮,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田间地头澎湃而起。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也有民众对健康生活的热切追求。

  场地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保障,关乎群众能否便捷地参与运动。曾经,“健身去哪儿”是困扰许多人的难题。如今,情况有了显著改善。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长至484.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在城市,社区健身中心、口袋公园、屋顶健身设施不断涌现,见缝插针式地为居民提供健身空间;在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健身器材、篮球场等设施成为乡村新风景。比如,天津利用废弃环城铁路建设健身步道,上海在寸土寸金之地打造屋顶健身设施,这些因地制宜的举措,让健身场地更加贴近群众,极大激发了人们的健身热情。

  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是全民健身活力的直接体现。从国家级赛事到社区运动会,从传统项目到新兴运动,各类赛事如繁星闪耀,照亮大众的健身之路。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设置7个赛区及总决赛,吸引超200万人直接参赛;社区运动会开展得如火如荼,邻里之间在赛场上相互切磋,增进感情。“村BA”“村超”等乡村赛事更是火爆出圈,展现出全民健身在基层的强大生命力。这些赛事不仅为大众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运动氛围,让更多人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与快乐。

  科学健身指导在全民健身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帮助人们安全、有效地锻炼,提升健身效果。据2025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发布数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继续壮大,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371万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63人,他们活跃在公园、广场、社区,为群众提供专业指导,纠正动作、制定健身计划;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覆盖全国31个省份,通过375个常态化监测站点,为33.19万人次提供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这些举措,让群众健身更加科学、规范,避免因盲目锻炼而受伤,让健身真正成为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

  然而,全民健身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地区健身设施分布不均衡,偏远乡村设施老旧、维护不足;一些赛事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存在宣传推广不到位的情况;科学健身指导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特别是老年群体和偏远地区,对科学健身知识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优化健身设施布局,提高设施质量与维护水平;创新赛事活动形式与内容,提升赛事吸引力与影响力;加强科学健身指导队伍建设,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拓展指导渠道,让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让全民健身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让健康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底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健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