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7日,首届华东赛区康复辅助器具科普大赛暨矫形器临床应用技能大赛决赛在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华东地区127名参赛者,涵盖医生、治疗师、护士及康复辅具技术人员等多专业人员。
科普大赛从科普内容的准确性、创新性、实用性,汇报的逻辑性、流畅性、感染力,以及视频制作的专业性、美观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技能大赛包含知识竞答和现场实操两部分,全面考察参赛者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其中,实操环节模拟一名患者因右手外伤后麻木伴活动受限入院,参赛小组需制作矫形器,并完整体现患者试戴、宣教等一系列正规流程。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主任医师、康复工程科主任刘夕东作为评审之一,对参赛选手给予高度评价:“参赛者多为假肢、矫形器相关学校毕业的青年医务工作者。比赛让他们在锻炼中提升能力,更好地服务患者。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方式,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经过激烈角逐,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吴欣团队荣获华东赛区决赛一等奖。在科普环节,吴欣团队以《解锁球场运动员“面具侠”的奥秘》为主题,以中国国足上海申花球员朱辰杰为例,讲述了碳纤维面罩、3D打印面罩的快速定制技术,展示了低成本、高效能的国产化突破。在技能大赛中,该团队设计的动态辅助训练型腕手矫形器与对掌位腕手矫形器,体现了康复工程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吴欣表示:“比赛提升了我的能力,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现在对于整个康复行业的科普非常多,但是对于康复辅具的科普却少之又少。但其中包含义肢、矫形器以及各类的生活类辅具,对于很多残疾人以及病患是非常重要的。”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康复工程科主任俞沁圆介绍说。大赛进一步拓展公众获取康复辅助器具知识的渠道,加强健康教育和传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打造具有匠人精神的康复工程师队伍。
据悉,本次科普大赛和技能大赛的优秀团队将有机会被推荐入围2025年9月举行的“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辅具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康复辅助器具科普大赛和矫形器临床应用技能大赛”决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05-02
山东第一康复医院2025年职工春季运动会圆满举行
文章摘要:为深入践行健康中国理念,展现医院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团队凝聚力,4月19日,山...
05-04
体育科技的未来:智能化浪潮如何改变赛事与运动员表现
文章摘要: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体育界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体现在赛...
05-14
要为丘陵山区等研制急需急用的装备
文章摘要: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5年天府良机薄弱环节关键技术装备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榜单公...
05-02
运动康复培训新纪元:科学助力全运会备战
文章摘要: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全面提升运动康复服务水平,市体科所康复中心于2月24日举办了...
05-16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政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浮选装备转型
文章摘要: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石头,经过加工后能够用于炼钢、发电、造车点石成金的关键一步,就...
05-13
健身:听AI的更要听自己的
文章摘要:小肖是我高中同学,如今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从我们认识那天起,超重似乎就和他如影随形。...